0754-88368363
      
  • 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 欢迎您! 咨询热线:0754-88368363! 

疫情,让母子分隔两地。孩子的分离焦虑该如何应对?

作者:马健文

000.jpg

       “我因为发热要隔离观察两周的时间,每天与孩子只能通过视频交流,他隔着屏幕一直哭闹着要我赶快回去,看着也很心疼,却很无助。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感觉好一点吗?”,一位网友求助道。


       一场新冠肺疫情改变了很多家庭的生活状态,相信不仅像这样一位正在接受隔离观察的宝妈,也包括那些支援前线,家里有小朋友的医护人员,大家都面临着相同的难题。


       孩子之所以会因为见不到妈妈而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,是基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。依恋,是指孩子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,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。表现为孩子与照顾者呆在一起时会感觉到安全、愉快。紧张时,如果照顾者在身边会感觉到安慰。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,其中第一个阶段为出生至6周,称为“前依恋阶段”,婴儿尚未对母亲表示出依恋。第二阶段为6周至6个月,称为“产生依恋阶段”。此阶段婴儿除了能从人群中找出母亲,仍旧不介意与父母分开。直到第三个阶段,即6个月至两岁,此为“明确的依恋阶段”。此时孩子对熟悉的照料者的依恋已十分明确。这时的孩子当照料者离开时孩子非常不安,即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。而上文网友求助中孩子的哭闹就是分离焦虑的表现。第四个阶段称为“互惠关系的形成” ,大概在18个月后出现。两岁后随语言和表达的迅速发展,他们已经明白父母离开回来的原因,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。结果分离焦虑降低。这时的儿童会与父母协商,向他们提出要求。


       因此,对于分离焦虑的处理,对两岁以下的孩子和两岁以上的孩子有所不同。


       对于18个月至两岁以上的,语言理解能力好的孩子,可以通过协商说理的方式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。孩子也许无法一次理解母亲因为疫情而无法立刻回到他身边的理由,所以需要反复、多次、耐心地通过视频向他解释,随时解答他提出的各种疑问。除了母亲耐心的视频解答之外,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成人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新冠肺疫情的绘本故事(已有多个版本),在平时用图片和故事的形式向孩子解释这次疫情。此外,我还设计了一些对话,供陪伴孩子身边的照料者参考,通过向孩子不断灌输一些正向的语言,重新改写“妈妈不能回家”这件事。


       而对于一线医护人员的孩子,家人可以告诉他:“妈妈是为了跟病毒战斗,保卫所有人的健康,所以才暂时不能见到宝宝的,妈妈是大英雄。宝宝是妈妈大英雄的宝宝。”这样的话可以在给孩子讲绘本或解释时反复说,从正向的角度诠释妈妈暂时无法回家这件事。还可以把正向的观念融入在提问之中,问孩子,“妈妈是跟病毒战斗的大英雄,宝宝开不开心呀?”在每次跟妈妈视频之前,家人可以引导孩子:“一会跟‘妈妈大英雄’视频时候要说,妈妈你不用担心我,爸爸和爷爷奶奶会照顾我,你放心跟病毒战斗。妈妈加油!”通过“给妈妈打气”的方式,把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溶解于鼓舞、振奋的正向语言之中。


       对于处在隔离期中的宝妈的孩子,家人可以告诉孩子:“妈妈为了不放病毒出来害人,暂时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。一旦病毒出现,妈妈就跟医生一起去打败它。如果过了两个星期都病毒都没出现,妈妈就胜利了,我们就可以一起欢迎胜利回来的妈妈。”


       对于感染新冠肺宝妈的孩子,家人可以把以上句子稍加修改告诉孩子:“妈妈为了不放病毒出来害人,暂时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。一旦病毒出现,妈妈就跟医生一起去打败它。妈妈和医生都是跟病毒战斗的战士,胜利了妈妈就可以回来了。现在战斗还没胜利,我们要一起等等。今晚跟妈妈视频,我们一起给妈妈战士加油,好不好?”


       对两岁以下,或语言理解能力尚未很好发展的孩子。说理,或语言所起的作用甚微。我们可以更多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进行干预。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,也可以使用绘本向他们解释新冠肺疫情,帮助他们理解妈妈暂时的分离。但是在选择绘本时,要选择图片较多、文字较少的绘本。

       替代照料者的照料质量,对分离焦虑也有一定影响。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孩子替代照料者的照料质量,比如足够的陪伴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,来降低与妈妈分离而带来的不适感。当替代照料者对孩子是足够敏感的,在觉察到孩子陷入不良情绪之前,可以及时通过玩耍、逗乐、转移注意力等方式避免孩子陷入不良情绪之中。在这段时间里,孩子的作息要在维持原状的基础上保证其规律性,日常生活应比往常安排更丰富、有趣些,如更多游戏、陪伴的时间。如果爸爸太忙,那么有必要邀请其他曾带过孩子的帮手,如爷爷奶奶来帮忙。确保孩子在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里,可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爱。


       此外,照料的稳定性也很重要,雷内·史皮哲的研究表明,替代照料者应该尽可能和母亲对婴儿一样亲密。研究强调照料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的价值,因此婴儿能够和照料者形成早期的情感联结。这提示我们,在宝妈不在的日子里,孩子的主要照料者,以及生活的场景、环境不适宜频繁改变。


       最后,我想提醒的是:与孩子隔着屏幕的宝妈所展现出的状态也很重要。当孩子哭闹时,若视频中的母亲跟着一起哭,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,也会触动其他的替代照料者的心情。建议宝妈在视频对话时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或做做游戏,如果某些视频软件有配置一些互动小游戏效果更佳,可以让孩子体会这种与妈妈新的互动游戏方式所带来的趣味性。通过活跃的气氛、有趣的语言和活动唤起孩子更多正向情绪。也让孩子体会到妈妈情绪的稳定、乐观,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。通过全家人视频时轻松的气氛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别离只是暂时的,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。




参考文献:

1、黛安娜·帕帕拉,萨莉·奥尔茨,露丝·费尔德曼著,李西营等译. 发展心理学: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(第10版·上册).人民邮电出版社

2、吴颖.依恋的发展.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2002年6月







文章分类: 心理专栏
文章列表
文章附图

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,与同频的人共读更是一件幸事。你有没有想过,跟你的家人、朋友,通过阅读,成为同频者。你有没有想过,在一次读书会巧遇一个频率相同的书友。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主办的“心悦读”心理读书沙龙,在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轻松悦读时光里,您可以呼朋唤友,来与志同道合的书友,与我们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团队一起共读一本书。

文章附图

资深心理咨询师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硕士,中国心理学会会员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评员,汕头大学学生职业导师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......

文章附图

叶文纯资深心理咨询师 女,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持有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A证。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八年,主讲过新生适应心理、高考考前心理调适等讲座。   个人简介-----------------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A证 擅长领域-----------------情绪问题儿童青少年问题中高考心理解压职场人际关系婚恋关系  出诊时间----------...

文章附图

王丽芳心理咨询师 女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。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八年,长期接受督导培训,一直坚持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陪伴和帮助来访者。主讲过《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?》、《新生适应心理》、《高考考前心理调适》等讲座。  个人简介-----------------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 擅长领域-----------------情绪问题恋爱心理儿童青少年问题中高考心理解压职场人际关系   出诊时间----...

服务热线:
0754-88368363
联系地址汕头市龙湖区天山路80号东江花园综合楼(现称智造云谷)A、B幢及连体1号楼410号房间

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


tel:0754-88368363

QQ:2402623014

邮箱:stxljk@foxmail.com
微信公众号:ajxldyh

微信预约号:13353095184









乘车路线
3/29/42/43/44/61/101路公交路线到达春源工业区站
再步行3分钟左右即可到达爱家心理研究所

地址:汕头市龙湖区天山路80号东江花园综合楼(现称智造云谷)A、B幢及连体1号楼410号房间

友情链接: